首页 > 盐津新闻 > 正文

盐津龙塘村:易地搬迁贫困户有了“安乐屋”
2017-12-29 14:20:25   来源: 云南经济日报   作者: 徐有定

       近日,笔者迎着冬日的暖阳,在盐津县龙塘村小岩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看到,一栋栋具有民族特色的新房,坐落在青山绿水间,形成了大山深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走进安置点, 亮白色的屋墙煞是抢眼,屋外是宽敞干净的广场、小花园,房前屋后都是绿化带,虽然是冬天但花园里的草木依然绿意盎然,还点缀着不知名的红色小花,为安置点增添了不少靓丽色彩。屋内客厅、厨房、卧室、卫生间等一应俱全,整洁明亮。

        搬迁户陆续搬迁新居,料峭的寒风亦无法抵挡他们幸福的笑容。

       “我做梦都没想到像我这样的贫困家庭也可以有一套真正属于自己的两层漂亮房子,真的万分感谢党和政府。我家是9月21日搬迁入住的,新房子很漂亮,周围的环境也很好。”建档立卡贫困户罗云平家是落雁乡龙塘村大岩上村民小组的,提到新房赞不绝口。

       据悉,小岩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建设工程自2016年3月动工以来,安置点以“三龙滩水库AAAA级湿地公园景区”为契机,以“龙塘方舟·竹语人家”为建设主题,以“‘背山面溪,竹林掩映’的田园风情人家、宜居宜业的美丽村寨”的理念进行规划设计。项目规划面积248亩,建筑面积2.1万平方米,总投资3200万元,安置搬迁农户132户491人(其中贫困户92户342人)。目前,该安置点132户房屋建设及装修工程全部完工,全部达到搬迁入住条件。11月20日,落雁乡五村一社区90户贫困群众搬迁入住。

        同时,遵循“1668”工作法要求建设,即建立1个工作机制:村村成立理事会,集中安置点组建联建委员会,建成后转为社区管委会;实行6个群众说了算:搬去哪里、联建自建、户型选择、质量好坏、资金管理、产业发展,群众说了算;坚持6个不准:无理事会、无地灾评估报告、无规划设计、无土地增减挂钩方案不准建、不聘请监理不准开工,干部不准插手工程建设;完善8个功能配套:除“一水两污”处理设施外,配套文化广场、综合服务阵地、公共厕所、老年活动中心、便民超市、农村淘宝店、电子金融网点、集中养殖小区。

       农户搬迁入住后,为解决好“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问题,盐津县借鉴贵州“五个三”经验,保障农户生产、生活和后续发展。盘活“三块地”(承包地、山林地和宅基地),对搬迁户“三块地”进行确权,赋予相应承包经营权,确保搬迁群众按照政策享受的土地、林地等惠利政策不变。通过合作社、扶贫公司等组织方式对土地打包开发、规模经营,让土地继续成为搬迁户的收入来源和可持续的生活保障。搬迁群众现有林地896.1亩,其中意愿流转到村集体公司的有396.3亩;有土地512.75亩,其中意愿退耕还林的有217.83亩;宅基地全部纳入土地增减挂钩并签订完善了退垦复绿责任书。

        统筹“三就”(就业、就学和就医),对搬迁对象实行各类业务技能培训,现已培训5批385人次,实现本地、外出务工解决一批;将搬迁对象组建成“物业、绿化、劳务、保洁”等队伍,实现本地就业安置一批、公益性岗位兜底一批;发挥村级集体公司引领作用,走“公司+理事会+基地+农户”的发展路子,实现产业项目扶持一批60户292人。确保每户就业1人以上,实现就近就医和子女入学。衔接“三类保障”(低保、医保和养老保险),搬迁群众既可继续在原迁出地入保,也可通过灵活方式在安置地入保,确保应保尽保、同等待遇、平稳衔接。

       建设经营性“三个场所”(经营性服务公司、小型农场和公共服务站),把安置点政府性资产交给村级集体公司进行经营,收益用以补贴搬迁户水电讯和物管支出;开办“微田园”,让搬迁群众记住乡愁;配置老年活动中心和儿童托管中心,解决“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问题。探索建立服务群众“三种机制”(集体经营、社区管理服务、群众动员组织),通过组建村级集体资产经营管理有限责任公司,统筹提高安置点资源资产效益;将安置点联建委员会改组成管委会,充分发挥理事会、联建委员会、管委会的带头作用,做好安置点社会管理和精神文明事业;组织动员搬迁群众投工投劳建设新家园,帮助搬迁群众解决具体困难。

       实施易地扶贫搬迁,是盐津县委、县政府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举措。去年以来,全县相继启动了26个易地扶贫安置点建设。目前,大部分安置点已经建成达到了入住条件。各安置点“八个功能配套”的建设,让所有搬迁群众就业创业持续增收有保障。“搬得进、稳得住、能脱贫、可致富”的同时,搬入群众生产生活品质得以提升,转型发展、文明新风扑面来。


盐津县委宣传部
电话:0870-3035902 传真:0870-3035905
EMAIL(投稿邮箱):yjxcb@vip.163.com
滇ICP备05006878号
云南网警备案信息网上报警